《达坂城区防止返贫帮扶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5-09-02 12:45    信息来源:区民政局    【字体:

脱贫后怕返贫?家里遇到大病、上学等难题没人帮?今后,达坂城区通过“两项政策衔接并轨”,把防止返贫帮扶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拧成“一股绳”,让困难群众求助更方便、帮扶更及时。下面用大家能听懂的话,把这份方案的核心内容讲清楚。

一、为啥要搞政策并轨——解决帮扶重复跑、漏帮扶问题

以前,防止返贫帮扶归乡村振兴部门管,农村低收入人口(比如低保户、特困户)帮扶归民政部门管,偶尔会出现“一家困难,多头申请”“信息不通,漏帮少帮”的情况。现在国家要求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达坂城区搞“政策并轨” 试点,就是要打破部门壁垒,把两支队伍、两个信息平台、两套认定标准整合起来,让困难群众不用“多跑腿”,该享的帮扶一个都少不了,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哪些人能享受帮扶?——5类困难人群全覆盖

不管是以前的“防止返贫监测户”,还是平时说的“低保户”“特困户”,现在统一纳入“低收入人口”范围,具体包括5类人,符合条件就能享帮扶:

低保户:家里人平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财产也符合规定的家庭(比如没豪车豪宅)。

特困人员:没劳动能力、没生活来源,还没人赡养/抚养的老人、残疾人、未满16岁的孩子。

低保边缘户:收入比低保标准高一点(不超过1.5倍),但没纳入低保,生活仍困难的家庭。

刚性支出困难户:收入没超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过 12个月里,因为看病、上学、受灾等花了大钱,刚性支出占年收入一半以上,财产符合规定的家庭(比如家里有人得重病,医疗费花光积蓄)。

其他困难人员:除了上面4类,还有其他困难的人(比如以前被监测的返贫风险户),也会标注清楚,避免漏帮。

三、怎么帮?——“四个统一让帮扶更顺畅

(一)队伍统一:一个专班管到底

成立由区政府副区长牵头的 “工作专班”,把民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住建等部门,还有各乡(镇)、街道的力量整合起来。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村里负责收申请、摸情况、公示信息,不用再“找完民政找乡村振兴”。

(二)信息统一:两个平台“互通数据”

以前民政有“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乡村振兴有“防止返贫监测系统”,现在两个平台打通了,共享家庭收入、财产、就业、住房、饮水等信息。比如系统发现某户刚花了巨额医疗费,会自动预警,工作人员马上上门核实,不用等群众自己申请。

(三)标准统一:困难程度“一把尺子量”

不管是想申请低保,还是怕返贫,都按统一标准认定:先看收入、再看财产,还要看困难类型(是看病难、上学难还是住房难)。符合哪类就归哪类,不会再出现“这个部门说符合,那个部门说不符合”的情况。比如以前的“返贫监测户”,如果符合低保条件,直接纳入低保,不用重复审核。

(四)帮扶统一:“一门受理,分类帮”

求助更方便:以后在乡(镇)、街道的服务窗口,一次就能申请所有帮扶,不用跑多个部门。工作人员会帮着判断:该办低保办低保,该给教育补助给教育补助,该修危房修危房。

帮扶更精准:根据困难类“对症下药”——缺钱的给生活补助,看病贵的走医疗救助,孩子上学难的给教育补贴,住房不安全的帮修房子。

跟踪不撒手:帮了之后还会跟踪,比如低保户找到工作收入提高了,会及时调整帮扶;之前有返贫风险的户,风险消除了才会停止监测。

社会力量也参与:除了政府帮扶,还会联系红十字会、慈善组织等,给困难群众额外帮衬(比如捐钱捐物、提供临时救助)。

四、帮扶怎么落地?——4步走,2025年底完成试点

整个“并轨”工作分4个阶段推进,节奏很清晰:

制定方案(20258月):结合达坂城区实际,把方案定下来,征求部门和乡(镇)意见。

全面推进(20258-9月):开部署会,明确任务,对辖区内困难群众全面摸底排查,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帮扶。

巩固提升(202510-11月):查缺补漏,比如有没有漏帮的户、信息录错的情况,完善制度,确保帮扶长期有效。

总结经验(202512月):把好做法固定下来,比如一次入户、多事办好的流程,以后就按这个来。

五、各部门咋分工?——谁牵头、谁负责,不推诿

“并轨”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多部门协同:

民政+农业农村局(牵头):民政管低收入人口认定和日常帮扶,农业农村局管防止返贫监测,俩部门一起共享数据、推进工作。

教育部门:给困难家庭学生免学杂费、发助学金。

医疗+医保部门:帮困难群众报销医疗费,落实医疗救助,推进“一站式”结算(不用先垫钱再报销)。

住建部门:帮住房不安全的困难家庭修房子、申请保障房。

人社部门:给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找工作、搞技能培训。

财政部门:保障帮扶资金,管好钱不浪费。

乡(镇)、街道:上门摸排困难群众,收申请、公示信息,是帮扶“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六、咱老百姓能做啥?——有困难就提,有意见可反馈

知道咋求助:如果家里遇到困难,比如突然得大病、收入骤降,直接找村里或乡(镇)的服务窗口申请,不用“不好意思”,符合条件就会帮。

配合摸底:工作人员上门排查时,如实说家里收入、支出情况,方便准确认定帮扶类型。

提意见建议:现在方案还在征求意见,如果觉得帮扶流程、认定标准有可改进的地方,可打电话(0991-5942099)或发邮件(424073498@qq.com)反馈,让方案更贴合实际。

简单说,“政策并轨”就是让政府各部门“攥紧拳头”帮困难群众,让求助更省心、帮扶更精准。以后不管是怕返贫,还是遇到突发困难,都能快速找到“靠山”,真正实现“该保尽保、应帮尽帮”,让民生底线越守越牢。


相关附件: